近日,西岭源药业开展了“聚焦前沿”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三场。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强辉教授。周教授此次到访西岭源,结合其课题组深厚的研发经验,为西岭园丁带来了一场题为“有机功能分子的精准高效合成研究”的精彩讲座。
(周强辉教授讲座现场)
多取代芳烃是构建活性天然产物、医药中间体及有机功能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其高效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是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这一热点内容,周教授在分享中着重讲述了其课题组使用钯络合物与降冰片烯(Pd/NBE)协同催化制备多取代芳烃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芳并环构环工具箱”以及“手性多取代芳烃工具箱”已经成功应用于重要药物与中间体、活性天然产物、手性催化剂和手性发光材料等芳基功能分子的高效创制。 甾体类化合物是目前在上市药物中仅次于抗生素的一类药物,人们已经开发了300余种甾体类药物,每年销售额达千亿美元。周教授发展的新颖的“化学酶法”策略,解决了19-羟化甾体以及14位官能化甾体高效合成的难题,为更复杂的强心苷和蟾蜍二烯羟酸内酯类活性甾体的合成打下了基础。 讲座结束后,西岭源药业CEO、创始人黄金昆博士与周教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为进一步强化企业与研发团队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周强辉教授与黄金昆博士合影)
人物简介: 周强辉教授200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随后进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并在马大为院士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进入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 并在Phil Baran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5年的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今,担任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周教授团队主要从事生物活性分子的高效全合成、药物绿色工艺开发、目标导向与结构多样性导向的创新合成方法学研究以及相关的化学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等交叉研究。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