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意见征求稿,创新药市场大洗牌

近年来批准的新药临床试验中,肿瘤项目高居榜首,加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提高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肿瘤药物一直是近几年的研发热点,新兴创新药企不断涌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7月2日发布通知,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征求稿“),为期1个月。该意见征求稿一出台即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在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两个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9月份又出台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医函(2020)487号]和《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


微信图片_20211029140406.jpg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490995357_120554400

 

在意见征求稿中明确提出了以下原则:


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 当选择非最优的治疗作为对照时, 即使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研究目标, 也无法说明试验药物可满足临床中患者的实际需要, 或无法证明该药物对患者的价值。


以患者为核心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对患者的需求、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方法学的完善,而是从确定研发方向,到开展临床试验,都应贯彻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开展以患者为核心的药物研发,从而实现新药研发的根本价值——解决临床需求,实现患者获益的最大化。


换句话说,新药申报临床实验光打赢安慰剂或者传统疗法是不行的,必须要和现有的最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rt Care,BSC)对比,唯有实力碾压现任才有可能成功上位。


仅仅28页的意见征求稿,却一石激起千层浪,最直观的反应是多家头部创新药企股价集体跳水,继而下游外包服务商CRO企业股价连锁下跌。然而新指导原则并不是完全利空,在这场精彩程度不输宫斗大剧的明争暗斗中,同为创新药的Me too, Me better和First in class却显现出云泥之别。


微信图片_20211029140410.jpg

图片来源:http://m.scwtop.com/news/17203.html


简单来说,Me too指的是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靶点、适应症、功效和结构差别微乎其微,类似微整形和微调,加几个功能基团修饰一下,完美替代了原研药,并可以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规避专利限制。


Me too可以看作是原研药的“平替”,因此也被称为派生药。Me too药受指导原则冲击最大,因为他们将不能在临床试验中专拣安慰剂这些软柿子捏,而要BSC同台竞技,很难因潜在的微弱优势而获批。Me too这种伪创新药在指导原则下原形毕露,发展前景暗淡,或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Me better从字面上看便高了一个层次,不仅你有的我都有,还得更好,尽管结构类似且机制雷同,但综合实力更上一层楼,因此也被称为改良药。Me better药比Me too药更加契合新指导原则的精神,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同质化,以及临床资源和审批资源的浪费。然而,想做到better必然需要更强大的研产能力,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 例如降低了不良反应,增加了对东亚人种的临床疗效等等,以及不可或缺的市场价格优势。


不可忽视的是,伴随着医保谈判和药品价格竞争的逐渐白热化,Me better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由于过去我国新药审批的特性,原研/创新药在中国上市平均要比欧美晚5-8年,而这个时间差往往就是Me better药的红利窗口。但随着前几年药品注册监管的改变,原研/创新药逐渐在中国同步上市后,科研和技术水平如果跟不上,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微信图片_20211029140414.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最后也是最高级的,First in class,顾名思义是全新结构的真正创新药,药理作用,靶点机制,临床效果都要与现有的药物有明显区别,才能拔得头筹称得上first。不再一股脑儿地扎堆热门靶点,不再蜂拥而上CAR-T和PD-1/L1,厚积薄发提高自主科研能力逐步形成创新药物研发管线,才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2015年到2021年8月,国家药监局一共批准上市72个创新药,其中4种是中美双报。特别是近两年,批准上市的创新药数量有明显提升,去年是20个,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25个。尽管如此,First in class新药占比很少,而从治疗领域分布来看也还不够多样化,大部分仍集中在抗肿瘤和抗感染领域。


科研实力强劲、资金雄厚的大中型药企,在First in class药物推进中占据一定优势。但随着科研发展的国际化,仅凭一家独大药企也很难完成高难度的创新药研发,在研发First in class药物的道路上,促进国际合作强强联合,用授权合作(License in/out)的方式更容易打造风靡全球的爆款First in class。


微信图片_20211029140418.jpg

图片来源:

http://wenhui.whb.cn/zhuzhan/yiliao/20190415/256271.html

 

综上所述,意见征求稿的出台对创新药以及整个行业都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作用,我国药企的真正创新时代即将来临。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长期过程,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新药产业上存在客观差距,并不是所有公司在短期内都具备创新药研发能力,而Me too和Me better药在过去几年显著降低了中国患者的负担,也增加了药物可获得性,因此不能完全否定其积极意义。我国创新药经过多年探索已经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传统仿制药企业积极转型,创新药成果日益显著,正在一路披荆斩棘开拓一条“原料药—仿制药—仿创药—自主创新药”的崭新途径。不止步于Made in China,而追求Made by China。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