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生物制药宣布,其附属公司正大天晴开发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枸橼酸托法替布片,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颁发的药品注册批件。该产品为中国同品种首家获批,且率先完成生物等效性研究,按照化药新4类申报,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这也意味着,在类风湿关节炎领域,中国患者多了一项治疗选择。

托法替布原研药(tofacitinib,商品名:Xeljanz)是全球首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小分子靶向JAK激酶抑制剂,由辉瑞(Pfizer)公司开发。该药旨在抑制细胞中的JAK信号通路,而JAK通路被认为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抑制这些JAK通路,托法替布就能抑制细胞信号传导以及相关基因表达和激活,从而改善病情。
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曾在2012年和2018年先后获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数据显示,该药自上市以来,全球销售额不断攀升,2017年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3.45亿美元,2018年这一数值增长至17.74亿美元。
2017年,辉瑞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正式进入中国,被NMPA批准用于对甲氨蝶呤疗效不足或对其无法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年患者的治疗,可与甲氨蝶呤或其他非生物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联合使用。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关节炎患者高达3.55亿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肥胖症、糖尿病流行性疾病及环境因素影响下,中国关节炎病人超过1亿人。
目前,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主要由生物抗体、非甾体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抗风湿改善症状药物、中成药等五个大类构成。辉瑞和正大天晴枸橼酸托法替布片的获批,无疑为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据了解,除了类风湿关节炎,辉瑞还在中国开展了托法替布针对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特发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其中,托法替布用于银屑病关节炎的适应症已在美国获批。这是一种复杂而渐进的慢性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具有难以预测的病程。患病后可能影响外周关节、肌腱、韧带或皮肤。银屑病关节炎的症状可能包括诸如关节僵硬和疼痛、脚趾和/或手指肿胀、运动范围缩小等等,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两项分别名为OPAL Broaden和OPAL Beyond的关键性3期试验中,与安慰剂治疗组相比,接受原研药托法替布与非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联合治疗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在三个月时,在美国风湿病学会20(ACR20)的指标以及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上都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FDA也正是基于该结果批准托法替布用于治疗活跃银屑病关节炎的成年患者的决定。
事实上,原研药托法替布在美国获批的另一项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国也是一个具有极大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治疗领域。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多数患者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据估算,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为11.6/10万,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过,目前尚未有托法替布及其同类产品在中国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鉴于目前中国市场仅有枸橼酸托法替布片的原研药在销售,正大天晴同产品仿制药的获批,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数据显示,除了正大天晴,中国还有另外13家企业向NMPA提出枸橼酸托法替布的仿制药上市申请。